中交绿色智慧供应链
信息来源:
单位背景
中交(厦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互联网+”及企业深度数字化转型的号召和战略,以企业级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商为定位,重点打造的以信息科技服务与创新为驱动的全资公司。公司拥有一支深耕于互联网及建筑施工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凭借深厚的行业基础和信息技术底蕴,为中交集团、地方政企、行业联盟等提供B2B电子商务领域内数字化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及数据资产综合运营等服务。
绿色供应链战略规划
一、建设背景近年来,供应链建设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多次在公共场合提到要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断削减贸易壁垒,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十九大报告提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20 年,国务院国资委《关于2020 年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对标评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三流合一,业财联动,打造智慧供应链是下一步现代供应链建设的主要方向。中央企业要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加快推进传统供应链的智慧化转型”。中交集团努力贯穿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适应国家、行业关于绿色供应链发展趋势,详细梳理中交绿色供应链发展现状,提出战略举措和实施计划,在公司层面总体推进现代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
二、建设目标-打造创新、协同、安全、绿色、智慧的世界一流绿色供应链
聚焦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绿色供应链,通过进一步“延链、建链、强链、补链”,建立“创新、协同、安全、绿色、智慧”五位一体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以“操作、管理、服务”为平台定位,以“全面数字化、全流程可控,全过程可视、全要素预警”为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系统建设,助力中交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绿色供应链平台作为“十四五”数字化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十四五”起步阶段信息化建设上线的第一个项目,需实现采购子平台、供应子平台和智能控制子平台三个子平台建设,覆盖物资、设备、周转材的采购与合同履约全流程管理,实现采购计划、采购方案、采购寻源、合同、订单、结算、库存、发票、支付等采供业务全流程过程管理,实现为企业降本增效,打造统一的绿色供应链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管控水平。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以“保障供应,保证质量,降低成本,阳光采购,绿色环保”为目标,以平台为抓手,立制度、引资源,完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推进集团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1、管理体系建设:成立供应链管理委员会,集中领导公司供应链建设工作。设置供应链管理部,对公司物资、装备、非生产性货物服务的供应链进行归口统一管理。
2、制度体系建设:按照“归口统一管理、分级专业实施”的工作思路,全面梳理采购及供应链管理全流程管控事项,持续制定和完善以《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供应链管理办法》为基础的“1+15”项供应链制度,建立供应链全品类、全流程管理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明晰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权责、优化管理流程、强化执行监督,全面提升集团供应链运行质量和效率。制定全品类、差异化、全过程监控的供应链管理考核指标。包括供应链管理办法、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装备采购供应管理办法、非生产性货物及服务采购供应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办法、集中采购供应实施细则、物资集中采购支付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十余项制度,保障了供应链的流程顺畅、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效率和公司效益。
3、资源体系建设:引进28万余家供应商,其中集团级供应商3000+家,海外供应商13414余家;形成完善的、适合中交业务及同行业的物资、装备编码资源,包括14大类,154余万条编码。
4、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每年至少10余场针对各单位的培训会议,累计培训场次250+;定期组织供应链高级人才、招标专家、物采装采系统关键用户学习;加强专家库建设,入库评标专家12713人,其中集团级专家7722人。
5、采购发展指数:制定中国交建采购发展指数(C-PMI),评价集团整体供应链管理水平,为公司总部推进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各部门、事业部提供分析模板及工具,推动供应链管理工作持续改进和提升。
绿色供应链实施情况
一、绿色供应商管理-构建持续共赢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从供应商审核入网,到供应商信息变更、合作、评价、等级维护的全周期管理,为招标寻源过程的业务协同提供供应商资源。已经入库28万家供应商,依据《中国交建供应商管理办法》进行“分类、分层、分级、动态”管理。
建立了供应商评价模型,既在供应商引入时做尽调和风险排查,同时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评价管理,形成信用分数据库,该评分模型结合企业的外部数据,展示企业一级总体评分以及二级的6大维度评分:5个正向维度如成长性、资本背景、经营质量、知识产权、企业规模以及1个负向维度如风险状况,用于表征企业的资质和信用状况。
针对投标文件中的财报信息、业绩信息及人员信息等,可进行智能化识别,将识别结果入库,即可进行数据验真,也可为投标企业再次投标时自动生成商务文件相关信息。
建立黑名单管理系统,有效支撑黑名单管理制度的落地,建立统一的黑名单管理,以往来单位主数据为基础,实现对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从信息收集、过程调查、结果定性、惩戒执行等全过程的管理支撑,支持纪委工作机构、安全质量环保监督部等在系统中开展黑名单的收集报送、调查、认定等相关管理工作,引入行政处罚、环保处罚、重大税收违法、失信被执行等外部公开数据,其中数据源包含信用中国等公开渠道,用于公司的黑名单系统管理,并为公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统一的查询、检索、维护、监督、预警等功能。同时系统保持兼容性和拓展性,支持集团内各层级单位在系统中进行开展自身的黑名单管理工作。
二、绿色采购寻源-支撑采购数字化变革与升级
依托中交产业链的“链长”优势,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互联网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重构企业采购、销售、生产等重要环节的价值链,重塑产业竞争优势,开创产业电商新格局。汇集央企采购经验,支持招标采购、商城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多应用、全品类、多模式满足企业多样化采购需求。
依据招标法规定,实现线上招标过程。2018年至今持续获得国家招标检测认证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交易平台认证证书。
及时全面的预警提醒:关键环节实现了手机短信提醒机制,保障操作及时;针对供应商投标环节,进行投标相同IP预警、近似报价一致预警、董监高关联预警,减少串标风险。以知识图谱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作为支撑,计算出完善的股权路径关系构建出企业和企业,人和企业,人和人之间的关联关系。用于招投标场景中的围标、串标(子母公司、黑名单企业、有共同董监高法人等关系)排查。
智能评标:借助OCR及NLP等技术实现对投标文件的关键内容识别,为智能化评标等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投标单位上传的资信文件如营业执照识别,获得营业执照的相应字段,并与企业数据库里的工商信息进行比对,确认是否一致,以达到对资信文件验真的目的。
全程监督:支持监督检查人员在线全程监督。
三、绿色物流,信息即时互通,高效协同
通过建立绿色物流信息可视化平台,形成供应链物流信息闭环,对从上游生产企业到下游收货企业,全流程打通,全流程监管,实现现代化物流的信息可视化。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规范物流运输管理流程,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物流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的数据处理、数据协同、数据分析和统计的能力,将烦琐的工作流程明朗化、线程化,加强并促进各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事务协作及有效管理,推动管理、资源利用、调度流转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也随着时代的迈进,更加高效、快捷、准确。
一方面打通外部网络货运平台,支持供应商在线询车配送;另一方面以物联网手段,实现在线物流配送信息、配送车辆信息、道路信息等信息的在线监控,保障货物安全、准时送达。通过绿色物流平台实现跨企业互联,项目三方实时协同,打破信息孤岛的限制,将上下游企业的运输业务实时协同管理,提升物流运输信息交互效率。通过集成各类GPS、传感器等载重感知设备,可实现对车辆全方位监控。实时可视化展示当前车辆运单行程行车路线,线路电子围栏提供实时偏离预警、停车预警及流向管控。
通过物流信息可视化平台结合返空汇 TMS 系统,将采购订单需求与上、下游企业 ERP 系统(或者电商系统)打通,实现采购数据、物流运输数据共享;连通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的企业ERP(或者电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通过同步要货计划给生产企业(经销商),获取其对该计划的发车计划;采集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的发货信息,如接入 ERP 或通过安装地磅影像系统将生产企业/经销商、承运方及收货企业/ 工地连接,信息即时互通,高效协同。
四、竞拍平台-高效处置闲置物资,实现循环利用的绿色回收
竞拍平台按照“全程管理、横向协同、纵向管控” 三位一体、内联外拓的思路进行建设,聚焦“反向竞拍”核心环节,实现从供应商入网、竞拍准备、竞拍实施等全过程在线化管理;实现采购单位、招标机构、管理部门、供应商、内外部专家的高效协同,提升效率,分级分权,根据角色、职责不同划分不同权限;上级管理部门通过平台进行关键环节把控和管理;实现从上级到下级的垂直化、穿透管控,对招标过程进行监控。
竞拍平台借助“互联网+拍卖”模式对废旧物资进行处置,竞价单位不得少于三家,以出价高者中标为原则。它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业务模式切入互联网资产处置市场,可以发挥出妥善处置和周转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独特作用。依托于“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绿色竞拍平台整合了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帮助资产端和资金端快速撮合,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竞拍平台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竞拍过程公开、透明、可溯源,规避了现场的围标或暗箱操作等行为,能吸引更多供应商参与。二是处置效率有效提高,处置周期由线下询价处置的半个月缩减至一周;三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线上竞拍打破时空、传播范围限制,将小众化的场内交易变成市场化的网上交易,降低了拍卖成本和门槛,提高了废旧物资溢价率,保证了拍卖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最大限度地使企业物资保值、增值。其公正、公开、阳光化的线上拍卖模式使企业资产处置在合规合法的同时达到价值最大化,为广大企业提供“一站式”资产处置服务。
五、业财协同-打造全过程的绿色业财一体化,支持全过程绿色供应链体系
1、全级次穿透,强化管理体系
通过绿色供应链业财协同平台建设支撑供应链业务闭合管理,掌控各环节数据,解决不上线、不集采、不签合同、不履约等问题,影响集团推行集采工作效果,全集团实现了“一品类、一对策”集中采购管理。
2、实现端到端流程,全场景业务财务深度融合
供应链业务横向流程全面拉通,法人单位、项目经理部工程、采购、财务部门通过供应链系统开展协作,在线报账,供应链业务方面问题及时反馈到财务账面,提升业务、财务管控效率。供应链系统支撑7类业务场景,覆盖供应链管理各环节。包括:集采场景、自主采购管理、非生产货物与服务云电商应用场景、物流管理场景、成本管理场景、供应商管理场景、海外采购场景。
3、加强内外协同共享,创造价值
供应链业财协同较好的解决了国内外资源共享,内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协同共享。供应链系统业财协同形成开放共享的基础平台,避免各单位重复信息化投入,各单位在基础平台上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生态体系,基于以“共商共建共享”和“开放协同创新”为特征的数字底座,逐步打造数字生态圈。国内外协同可以利用资源共享机制,打造稳定、长期、优质的供应链,形成供应链管理“全球一盘棋”;
公司内部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打造价值链,提升盈利能力;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及时获取信息,减少重复录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4、供应链风险与合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监控手段,提升了供应链全流程风险防控能力,减少了人工检查工作量,避免了投标IP地址雷同、不同投标人存在关联关系、投标文件雷同、不响应招标文件、使用不合格供应商、规律性报价、评标专家应用不规范等有关问题,通过控制子平台建设,实现智能预警、自动筛选、自动控制,加强了基层供应链合规风险体系。
六、海外应用-助力打造全球化中交
海外供应链建设是整体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目前供应链管理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全球化采购、全球化供应等手段是企业优化自身采供资源,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海外供应链建设通过整合采购、供应、管理等供应链上的诸多环节,加强供应链稳定、速度、敏捷性与成本效益优化,切实提高海外施工效率,减少海外供应链的整体成本,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提高海外业务的整体效益。
建立海外供应链体系,设置海外区域中心,以大宗材料、装备等主要品类为抓手,整合整体需求,优化和完善海外供应商网络,建立海外供应商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全球-区域-国别”的贯通。实现区域间资源联动,建立相关机制,实现区域内外资源共享。
海外应用上线前,海外项目缺少信息化手段,未能充分整合利用国内外供应链各类资源,存在计划管理缺乏前瞻性,成本控制手段缺失、剩余物资装备处理困难等诸多管理问题。海外项目装备采购分散,标准不统一,海外项目装备采购,品牌杂、厂家多,造成同区域(国别)装备售后服务分散、备用配件库存大,资金占用高。在属地国、第三国和其所在区域范围内没有形成长期稳定供应链。
积极借鉴交建云商各专区的建设成果,持续推动电商化、订单式采购模式在海外的应用,协调上下游资源,解决传统辅材采购中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购买环节不透明、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为采购单位提供高效、透明的“一站式”采购服务。
目前供应链系统建设了海外采购平台,包括英语、法语、西语法语等6种语言,实现海外采购计划、方案、寻源、合同、履约全流程在线,全过程受控。积极服务集团海外布局,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目前已完成海外供应商入网7100余家,已有26家二级单位完成了海外项目采购合同1.56万余份的录入,共计金额530亿元,已推送业财数据15757余份。
七、供应链金融-金融创新,信用赋能,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共赢
围绕供应链数字化场景,深挖供应链全流程金融服务需求,以科技为驱动,打造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服务与供应链业务常态化结合,构建产融生态,从而提升整体产业链效率,让数据创造新的价值和收益。中交集团贴合自身情况,结合供应链金融业务实际情况,以中交云电商沉淀的真实贸易为背景,后端匹配多元化资金源,按照“开放、融合、共享”的理念,将金融科技应用到供应链管理及业务服务中,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参与方(核心企业、供应商企业、金融服务方、合作伙伴等)提供信息统一整合科技服务平台,满足各方信息线上交互需求,打造全面供应链金融业务生态圈。
金融科技的本质是服务供应链,围绕供应链数字化场景,打造如下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
1、交建保:链接中交内部信息化平台与开函方系统,为中交项目招投标,合同履约,预付款,农名工资等场景提供全线上电子保函服务应用,具备项目信息导入,电子签约,保函申请,保函缴费,保函开立,保函查询验真,索赔等功能。借助优化供应链管理驱动,实现全线上操作,多家开函方可选,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对流程高效管控,节省时间和资金占用,确保了保函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透明,从而有效纾解了投标企业资金占用的难题,并减轻了核心企业保证金管理的压力。
2、订单融、货到融:寄托于金融中台强大的信息、资源等共享能力,基于供应商与中交企业的真实贸易订单及良好的历史交易数据,实现中交金融平台与资金方信息系统高效对接与信息交互,从而实现采购单位、供应商、资金方三方资金高效流转,缓解供应商在较长回款周期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具备“随借随还、利随本清、办理快捷、免抵押免担保、快速办理、额度充足”的特点。
3、融资宝:依托供应链体系中供应商与核心企业间真实交易中产生的应收账款,介于中交集团核心企业极好信用和稳定的贸易环境,并引入集团内部和社会外部多层次的资金方作为交易对手,将应收账款证券化,转移给资金方,极大丰富各类供应商的融资需求,从而打破传统单一资金方金融模式,实现多路径、竞价式资金供给。
4、企信宝:交建云商数字科技平台与资金方系统进行对接和信息交互,供应链核心企业(或成员单位)通过平台签发基于供应商与其之间真实的贸易合同关系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债权凭证,为上游直接或间接供应商(即N级供应商)就其持有的以企信流转凭证形式证明的应收账款债权提供拆分、流转以清偿应付债务或向平台资金方申请线上无追索权保理融资的业务产品。
5、信易融:一款纯线上、纯信用的融资产品,是由“交建云商”筛选优质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数据增信”,实现全线上化的信用贷款产品。供应商仅基于自身资质及与中交集团的合作历史记录,即可向金融机构快速申请融资的线上金融服务。
绿色供应链实施成效
一、 应用成效1、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供应链系统的成功打造,能够实现国家、区域相互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融合发展,有利于建设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与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发展,不仅发挥了“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资源优势,而且激发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链”起来的发展活力。中交集团作为“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一带一路”战略先锋官,海外业务占集团总体业务35%以上,建设了海外采购平台,包括英语、法语、西语法语等6种语言,实现海外采购计划、方案、寻源、合同、履约全流程在线,全过程受控。积极服务集团海外布局,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目前已完成海外供应商入网7100余家,已有26家二级单位完成了海外项目采购合同1.56万余份的录入,共计金额530亿元,已推送业财数据15757余份。
2、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持续提升采购集中度:集采目录内物资采购集中率91.32%,项目部采购金额占比下降到1%,效益凸显,集采工作取得实际效益:累计采购14,958亿元,有效节约成本2.9%。
深入应用,公开招标比例持续提升:公开招标采购金额占比从27.68%逐步提升到73.07%;框架协议采购金额占比从3.99%逐步提升到7.02%;邀请招标采购金额占比从44.63%下降到3.10%。
构建优质高效、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海外供应链体系,境外上线26家二级单位,80个国别(地区),录入海外项目采购合同1.56万份,金额530亿元人民币,推送财务云单据15757余份。
绿色供应链金融融资规模300亿元,服务5000余家供应商,平均降低融资费率2%,减少供应商融资成本超6亿元。
3、荣誉与奖项
中交集团采购管理对标评估首次超越中国建筑,在国资委第七组板块共12家央企中排名第一;并再次摘得TFC全球供应链大赛冠军。
在商务部组织的供应链创新评选中,公司获评全国供应链创新应用示范企业。
公司参编的《中央企业供应链创新研究》获评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央企业智库联盟)2019-2021年十佳课题。
供应链管理部起草的《水上施工船舶分类编码》和《公路及桥梁施工用大宗物资分类编码》成为国家标准。
2021年5月,获得中国国际商会产业供应链委员会评选的中国集采供应链领军企业。
2021年11月,获得工程建设行业供应链创新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交集团召开对标世界一流采购交易管理体系推进会,中交集团作为采购管理先进单位交流发言,体现了国资委对中交集团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及高度认可。
2022年,获得年度央采联合网(CPCF中央企业集采贸促平台)中央企业集采与供应链金融领先企业奖项。
2023年4月,获得国资委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三等奖。
2023年6月,获得第六届中国集采供应链企业高峰论坛组委会评选的年度CPCF集采供应量领军企业。
二、 经验和建议
1、战略引领,明确建设目标
理清企业当前供应链发展现状,对标国家、行业关于供应链的发展要求,明确供应链的战略目标,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进一步理清企业供应链管理界面,强化供应链管理职能,抓实“上线率、集中度、支付保障、供应、合规、制度、评价体系、信息化支撑、绿色供应链”等重大任务,通过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与信息系统建设融合,实现供应链系统快速上线。
三、组织领导保障
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涉及公司内外多个环节、多个板块、多个层级和多个部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在职能分工明确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管理资源,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协作配合,提高管理实效,共同推进公司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2、信息技术保障-数字化平台是抓手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需要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造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的轻量级智慧供应链IT 架构,推动供应链管理变革和转型升级,适应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市场竞争及客户需求。构建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
供应链体系,在供应链管理中融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所包含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解决传统供应链的协同性问题,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极大地提升数据挖掘和处理能力,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拓宽数据的覆盖面,增强数据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使供应链各环节能够动态、实时选择和控制,大幅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服务化水平,推动传统供应链转型升级为智慧供应链。
3、人力资源保障
供应链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特征明显,对供应链中各种业务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依赖性强,发展供应链管理需要一支具备供应链管理背景、熟悉公司实际情况的高端化、特色化人才队伍。需同步建立人才培养与开发机制,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为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量身打造绩效考核考评体系,设计好员工职业晋升通道。同时,制定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人才,逐步提高供应链高端人才的比重,明确关键岗位供应链管理人员配置要求。